微信登录
首页
文化资讯
看直播
享活动
学才艺
订场馆
赶大集
文化配送
非遗保护
特色文化
精品共享
戏曲进乡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返回上级
> 信息详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祝土族安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东生芳
发布时间:2023.11.23 点击量:
东生芳,女,土族,59岁,1963年3月出生,甘肃省天祝县人,天祝县文化旅游局退休干部。2017年8月,安永寿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锐藏族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东生芳于1963年3月出生在天祝县天堂镇那威村的一个土族人家,因早年受家庭和土族乡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土族安召情有独钟,幼年曾受过祖母对安召舞的指教。10岁左右遇到邻里家的喜事或佳节喜庆活动时,经常同长辈们一起跳安召舞、唱安召歌,在家乡已小有名气。12岁拜同村的长辈董英草为师,专门学习安召舞知识。17岁被录取为天祝民族歌舞团演员,成为舞蹈老师黄国平的得意弟子。在1985年9月到1995年7月的十年时间里,先后在炭山岭镇、安远镇和朱岔乡政府工作,始终坚持学习和钻研安召舞艺术,经常深入群众中,耐心与广大群众切磋土族文艺,专心表演安召舞蹈。这些都为她后来从事安召舞表演、编排乃至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7月调入县文广局后,一直承担着群众文化的指导管理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和陪同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到民间采风的机会,潜心搜集和整理民间土族安召文化,获取了大量的土族安召艺术食粮。因工作的需要和县上安排,曾多次承担了自治县县庆大型民族舞蹈和武威市天马国际旅游节民族舞蹈的编排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赢得了领导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8年4月退休后,一直活跃在民间文艺演出行列。时刻不忘自己多年所学专业,利用工作闲暇时机,经常应邀到社区广场和乡村田间地头,为民间文艺舞蹈队和广大文艺爱好者指导土族安召舞的节目编排和演出,向文艺爱好者传授土族安召舞技艺。个人也组织了一支专门的土族舞蹈队,继续负责指导土族安召舞的节目编排、演出,挖掘土族舞,传授土族安召舞艺术。在她的精心指导和带领下,天祝县城各社区掀起了一股学习和表演土族安召舞的热潮。现在,她培养的土族安召舞弟子王洪英已在县城所辖的几个社区为群众排练土族安召舞,土族安召舞弟子王咏梅,表演技艺功底扎实,对安召舞的理解和掌握娴熟,也在县城的多个社区为群众编排土族安召舞。她为土族安召舞的传承和推广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
在她编排和表演的土族安召舞中,既柔进了土族舞蹈中轮子秋的内容,又吸收了安多地区藏族舞蹈中的欢快节奏,更接纳了汉族舞蹈中的柔和动作,有领唱、合唱,也有问答形式,将土族人民那种含蓄蕴藉、高度概括、不善直言表露的感情完全宣泄了出来,富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韵律美的特征。
2002年编排指导的大型土族安召舞曾在第一届天祝三峡民族风景旅游节上荣获优秀奖;2010年为华藏寺镇中街社区编排指导的土族安召舞曾在天祝县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2016年为寺滩社区编排的土族安召舞——轮子秋,在甘肃省“敬老月”老年人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奖;2017年组织编排的《土族服饰》,在天祝县雪莲花传媒公司网上文艺演出评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2020年组织编排和表演的土族安召舞在武威市举办的《静安杯》老年人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Copyright© 2024 天祝藏族自治县文化馆
陇ICP备2022002551号
甘公网安备62062302620158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登录
微信搜索公众号:天祝县文化云